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节能低碳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节能低碳
“十三五”环保需投20万亿?能否完成还要看PPP
发布日期:2015-06-10  来源:中国建材网  浏览次数:341

       环保领域投入正不断加大。

       近日,在2015第六届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上,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指出,每年中央政府的大口径财政预算是环境保护大概在两千亿元左右。 “大气十条”预算投资1.7万亿元,中央财政第一年大概投入50亿元,第二年投入100亿元,今年将投入125亿元;“水十条”今年中央财政投入大概 135亿元。

       同时,赵华林称,有人估计需要投入十几万亿元或者20万亿元才能基本解决“十三五”的环保任务。他说,没有PPP第三方治理,没有金融、没有社会资本进入环境保护的领域内,可以说要想完成“十三五”环境保护的任务,是非常艰难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央层面推进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力度较大,但是,社会资本在实际进入过程中仍然遭遇阻力。

       治水治气

       今年中央财政共投260亿

       赵华林认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对于环境保护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大于挑战。主要的原因,过去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下行得非常厉害,环境改善窗口期到了。

       但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也将受到一定影响,政府在环保领域的投资力度引起社会关注。

       赵华林介绍,“大气十条”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投入125亿元;“水十条”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35亿元。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们两个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和水十条)投资规模接近七八万亿元,土壤行动计划出来未来还有几万亿元,有人估计十几万亿或者20万亿才能基本解决十三五的环保任务。”赵华林说。

       他认为,仅靠中央财政是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搞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也就是说开放环保市场,如何开放环保市场让社会资金进来,是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最根本的出发点。

       去年11月,《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出台,要求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在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以及开发区 (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等领域,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稳妥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建立重点行业第三方治污企业推荐制度。

       今年4月,财政部、环保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等18个领域,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PPP项目实施。

       对此,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第三方治理或者PPP是环境治理模式的改革,对解决中国工业领域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积极作用,需要政府出台一些配套的支持性政策。

       如何突破

       关键在于建立回报机制

       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PPP模式提出来以后,总体来讲特别热,但是现在鲜有PPP模式建立起一种成功的典范,还有很多法律和制度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北京晓清环保集团董事长韩小清在此次论坛上称,没有法制保障下的PPP项目,做起来感觉还是非常吃力。只要换了领导马上变化,干得好都有可能扫地出门。另外地方财政吃紧,到现在为止地方财政欠公司的运行费基本快上亿了。

       赵华林认为,环保PPP模式或者第三方治理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回报的机制和方法。

       同时,赵华林透露,最近在研究生态金融,试图与开发行及其他的商业银行,建立国家的环保基金,再就是建立资金池,为企业提供贷款,贷款利息会比银行低很多。

       2014年3月,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就曾建言,设立清洁水和清洁空气基金,建议国家从排污收费、专项污染治理资金、国有资产拍卖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设 立清洁水和清洁空气基金,每个基金分别为500亿元规模。采取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将优先贷款给实施第三方治理的排污企业或环保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