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能源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科学精准治污减霾
发布日期:2016-01-29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张端  浏览次数:192
 \

\
人大代表对治污减霾、垃圾分类等问题建言献策(记者杨力李学东摄)

年初,一场持续近一周的雾霾天给西安市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治污减霾已经成为摆在城市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今年的省人代会上,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就如何科学精准治污减霾提出建议。

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十二五”期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几年来持续实施治污降霾行动,关中城市群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国前列,实现了蓝天日数逐年增多的良好态势。省人大代表孟小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西安为例,2013年蓝天数为138天,2014年为211天,2015年为251天,自2014年3月以后就退出了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位。“这充分证明,政府实行的拆改燃煤锅炉、淘汰黄标车、削减燃煤量等减少污染源及调整能源结构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的。”

“但关中地区的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在气象局工作的孟小绒经过常年的气象观察,发现污染物的扩散、堆积、迁移都与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所以,限制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现代社会要发展,必须要利用各种能源,只有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替换掉现有的煤炭等高污染能源,才能治标治本。这是一次性投资长久受益的办法。”

不久前,孟小绒去了一趟“风车之国”荷兰,“对我触动很大,荷兰对风能的利用非常充分,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去年11月份在陕北的考察,孟小绒认为,在陕西也有发展清洁能源的条件,“陕北有些地方地广人稀,就挺适合发展风能的。”

在省人代会上,孟小绒递交了建议,“我认为,首先要持续加大力气实施治污减霾行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从源头遏制污染的产生,努力改变先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局面。其次,政府加大对治污减霾科学研究的支持和投入力度。鼓励环保、气象等部门以及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产生雾霾的元凶及雾霾扩散规律等课题的深入研究,使我们的治污减霾工作做到科学精准、快速有效。”

重视科技成果的利用

“近几年来,我省在占城市空气污染总量约三分之一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方面,采取了黄标车淘汰、燃油品质升级、机动车排放升级等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黄标车淘汰车辆难以真正退出,发动机升级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短期内难以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产生效果。”为此,省人大代表刘三民提出建议,应重视投入低、见效快的既有科技成果在大气治理中的利用。

“2016年1月19日,环保部发布的《2015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中指出,全国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70%,颗粒物超过90%,重型柴油车是氮氧化物与颗粒物排放元凶。现在我们西安本地的市场上已经生产出柴油净化器,可以使发动机尾气排放平均下降85.2%,颗粒物平均下降84%,油耗平均下降7.55%。”刘三民说。

2015年4月,临潼渭北工业园曾进行了一次实车试验,冒黑烟的柴油车装上柴油净化器后,运行280公里黑烟变淡,运行900公里左右,黑烟就完全消失。刘三民建议,通过对燃油的净化实现对柴油车排放的治理,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政府可出台切实可行的推广办法,拿出专项资金,给予补贴、扶持,建立应用示范基地,通过多种政策手段,使先进的科技成果真正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

减少市区机动车行驶数量

“车比人多,人比车快。”省人大代表马文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形象地总结了我市机动车行车现状,“这么多的机动车每天要排放多少尾气?汽车尾气对城市的空气质量有很大影响。”

马文宝建议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数量,“至少在市区主城区限制机动车行驶,少一辆车上街,就能少一点排放少一点污染。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将城墙内部分区域规划为步行区,禁止机动车通行,一方面可以为治污减霾、缓堵保畅作贡献,一方面也有利于塑造城墙内慢休闲旅游特色景区。”

露天烧烤也是油烟排污的一大“凶手”。“从夏天到冬天,从农村到城市,都少不了露天烧烤的摊子。”省人大代表陈桦说,“街道两边的露天烧烤摊点把油烟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仅造成大量雾霾,还存在占道经营现象,潜伏着安全隐患,干扰了周边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使周边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对此,陈桦建议,应依法取缔露天烧烤。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措施取缔露天烧烤,对室内经营的非露天烧烤店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定,比如烧烤工具必须固定在室内,不允许移动至店外乱摆乱放;室内必须有足够经营空间,安装标准的油烟净化设备;严禁私设围墙或利用店外人行道占用公共空间摆放桌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