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能源
苗韧:智慧能源产业化发展要注意三分和四化
发布日期:2015-10-20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苗韧  浏览次数:235
 
能源革命背景下,智慧能源将是能源系统的大脑神经网络

在能源革命背景下,未来能源系统将引入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储能技术,能源耦合例如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风电制热等将日趋灵活紧凑,能源系统难度和复杂度将极大地提高。因此,需要大脑和神经网络来实现复杂能源系统的科学运行,而智慧能源就是未来实现能源系统安全、高效、低碳、可持续运行的大脑和神经。

用互联网模式建设智慧能源体系,要遵循“三分”原则。

目前智慧能源在实际应用、推广中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智慧能源无法实现规模效益,全口径成本和效益不成比例。为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提出,要充分借鉴互联网模式,遵循分层构架,分头建设,分享收益的“三分”模式,推进智慧能源的产业化。

1) 分层构架,专业分工

另外,目前智慧能源领域内各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几乎都处于纵向一体的局面,由某一家智慧能源企业总包,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应用,以及后续运营服务几乎全包。不同项目之间缺少联接和比较,特别是由于对“智慧”的理解不同,不同智慧能源企业间竞争不充分,合作也不足,显然这是不利于智慧能源产业长远发展的。

笔者建议,对智慧能源产品和服务体系进行层次化划分。底层包括传感器、通讯网关、控制器件、通讯等设备;中间层包括能源数据中心和公共平台;而上层则是针对能源管理,需求侧响应,能源调度和碳管理等APP。分层以后,不同企业可以选择各自优势领域进行重点攻关,并选取合作伙伴形成联盟。实际上,之前互联网设备,以及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如此之快,产品和服务分层是关键。

\

2) 分头建设,信息联通

智慧能源将是一个覆盖极广的“能源神经网络”,想要一蹴而就建好如此庞大的系统绝非可能,只有通过分头建设的方式,未来再逐渐连接起来。实现联通的前提有两个,一是各方都要用相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建设,而这正好体现了“分层构架”的优势;二是要设计好信息的流通和交互机制,否则网络建立起来了,大家都”捂着信息不共享”也不行。

\

能源信息的流动和交互机制包括四类,一是运行驱动,解决能源供应和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例如对电力用户,是无法确保自身用电的系统稳定的,要把需求数据告诉电网,由电网来负责能源稳定运行;二是交易驱动,如果某个主体想要参与市场化交易,享受经济效益,包括电力市场、需求响应市场、碳交易市场,就必须要实现供需和价格数据的交互;三是监管驱动,包括政府在环境保护、安全监管、成本监管等多个方面,企业有报送信息的责任;四是辅助服务驱动,包括大数据分析和能源/低碳金融衍生服务等。

3) 分享收益,创新机制

在分层的智慧能源体系内,所有主体能够各自发挥优势,形成协同配合的局面。能源供应企业、能源用户、政府,以及智慧能源设备企业、能源市场运营商(假设能源体制改革已经实现网销分离)、能源大数据分析商,以及合同能源管理企业,可以形成很好的良性互动。

\

可以预见,未来智慧能源产业体系将明确分工,最终实现智慧能源运行的“四化”目标。设备商和基础的能源供应商一起,实现能源系统运行的自动化;市场运营商通过优化配置资源,实现能源系统运行的市场化;大数据咨询服务商将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研究,提供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和运行建议,实现能源系统决策的科学化;节能服务公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节能减排机遇,实现能源系统升级改造的实效化。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一个主体都无法独立完成上述工作,不同企业的规模,优势,兴趣点,以及管理和执行能力都不同。在分层构架和产业分工模式下,有的做大平台,有的做小项目,有的做“一锤子买卖”,有的做长期运营,彼此合作,各取所需。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赵云峰

标签: 苗韧 智慧能源